新闻焦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焦点 - 行业新闻

陕西省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旬阳启动 50余万尾鱼苗放归汉江

西部网讯(记者 石永波)今天(6月6日)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全国放鱼日”。上午,2021年全国放鱼日陕西省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在旬阳县海事码头举行,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郑芸瑄宣布活动启动。

当天,全省12个市(区)同步举行增殖放流活动,向黄河、渭河、汉江、丹江、延河等投放400余万尾鱼苗,加快恢复水生生物种群数量,修复水域环境。

活动现场,水生生物检验检疫人员现场宣读了放流水域水质检验报告和鱼苗产地检疫报告,公证机关现场宣读了公证词。随后,渔业渔政人员与群众一起,将50余万尾鱼苗放归汉江。

省农业农村厅为大唐蜀河水电厂授予鱼类增殖放流示范单位称号。

当地群众一起参与增殖放流。

2015年以来,我省坚持每年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年放流各种经济鱼类700余万尾,珍稀水生生物3万余尾。每年10月-11月,我省还组织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同时筹措资金750多万元,对20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提升改造。

今年1月1日,在汉江、嘉陵江、丹江和10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开始实施“十年禁渔”,黄河流域实施了禁渔期制度,开展了黄河禁渔联合执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今年,全省将投入570余万元,计划放流各种经济鱼类近700万尾。”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局长赵毅表示,将通过持续进行鱼类增殖放流,加大非法捕捞专项打击力度,双向发力,加快恢复水生生物种群数量,进一步修复水域环境。